朗讀作品 - 15. 華夏文明的發展與融合在 我國 歷史 地理 中 , 有 三 大 都城 密集區 , 它們 是 : 關中 盆地 、 洛陽 盆地 、 北京 小平原 。 其中 每 一 個 地區 都 曾 誕生過 四 個 以上 大型 王朝 的 都城 。 而 關中 盆地 、 洛陽 盆地 是 前朝 歷史 的 兩 個 都城 密集區 , 正 是 它們 構成了 早期 文明 核心 地帶 中 最 重要 的 內容 。 為 什麼 這個 地帶 會 成為 華夏 文明 最 先進 的 地區 ? 這 主要 是 由 兩 個 方面 的 條件 促成 的 , 一 個 是 自然 環境 方面 的 , 一 個 是 人文 環境 方面 的 。 在 自然 環境 方面 , 這裏 是 我國 溫帶 季風 氣候帶 的 南部 , 降雨 、 氣溫 、 土壤 等 條件 都 可以 滿足 旱作 農業 的 需求 。 中國 北方 的 古代 農作物 , 主要 是 一年生 的 粟 和 黍 。 黃河 中 下游 的 自然 環境 為 粟 黍 作物 的 種植 和 高產 提供了 得天 獨厚 的 條件 。 農業 生產 的 發達 , 會 促進 整個 社會 經濟 的 發展 , 從而 推動 社會 的 進步 。 在 人文 環境 方面 , 這裏 是 南 北方 、 東 西方 大交流 的 軸心 地區 。 在 最 早 的 六 大 新 石器 文化 分布 形勢圖 中 可以 看到 , 中原 處於 這些 文化 分布 的 中央 地帶 。 無論 是 考古 發現 還是 歷史 傳說 , 都 有 南 北 文化 長 距離 交流 、 東 西 文化 相互 碰撞 的 證據 。 中原 地區 在 空間 上 恰恰 位居 中心 , 成為 信息 最 發達 、 眼界 最 寬廣 、 活動 最 繁忙 、 競爭 最 激烈 的 地方 。 正 是 這些 活動 , 推動了 各 項 人文 事務 的 發展 , 文明 的 方方面面 就 是 在 處理 各 類 事務 的 過程 中 被 開創 出來 的 。
節選自唐曉峰《華夏文明的發展與融合》
資料更新日期:2024/8/29
|